德国汉堡大学迈内特·A·迈尔教授来公司讲学

发布日期:2017-12-08    浏览次数:

    124日上午,由304.cam永利集团主办的广大行知论坛136期邀请了欧洲教育协会前联络主席,欧洲著名教学论专家,德国汉堡大学304.cam永利集团终身教授迈内特·A·迈尔来公司讲学,并作了题为“Beyond Fragmentation: Mapping the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on Didactics:, Learning and Teaching ”的学术报告。304.cam永利集团任平博士主持了本次讲座。

迈内特·A·迈尔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报告一开始,迈尔教授就详细地介绍了本次报告的缘起。碎片化(Fragmentation)是当今世界教学论的一种普遍存在形式,简言之就是各个国家都有关于“教学”的独到见解,因此当今教学论研究迫切需要进一步超越这种碎片化。超越碎片(Beyond Fragmentation)是指通过国际间的比较,求同存异,找出各国教学论知识中的共性与个性。讲座中,迈尔教授认为德国教学论的特点是强调解放(emancipation),而中国教学则更为重视和谐(harmony),然而解放与和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两者共同构成了当今教学论研究的重要内涵。

之后,迈尔教授围绕四个方面阐述了其主要观点:(1)导论:当今世界的面貌(2)教学论:教与学(3)世界、社会和教学论(4)重新审视教学论理论与实践。在导论中,迈尔教授强调当今世界受全球化的影响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对话与冲突。在此之后,迈尔教授为广大师生讲解了德国教学论的发展历程:从夸美纽斯的《泛智论》,到康德的教育学讲座,再到威廉·冯·洪堡的高等教育学,最后着重介绍了对当代德国教学论产生极大影响的沃夫冈·克拉夫基,使得在场观众对德国教学论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认识。在讲到世界、社会与教学论的关系时,他指出教学论所反映出的是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学校教育主要关注的是增长学生的知识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因为这些将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生活。最后,迈尔教授将德国的教学论思想与中国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比较,重点强调了“教化”(Bildung)在德国教学论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教化”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还强调道德的养成,这也是德国教育理念中最核心的内涵。

讲座的最后,迈尔教授与公司师生就“教化”的内涵、“大课程观”和“大教学观”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大家收获颇丰。本次学术讲座圆满结束。

                                                       (撰稿:学术部)

                                                        (摄影:学术部)

                                       

  807056883849864165

 

  756602900744764082

  479362344472750957

                                          

上一条:“幼有所育 师德为上”高峰论坛在永利集团成功举办


下一条:吴开俊副董事长参加心理系党支部组织生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