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有所育 师德为上”高峰论坛在永利集团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17-12-11    浏览次数:

       

为贯彻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幼有所育”的民生目标,探寻“虐童”的根源和对策,304.cam永利集团于2017122日举办“幼有所育 师德为上”的高峰论坛。本论坛秉持“公益、开放、多元、专业、真诚”的理念,特邀广东省学前教育界的各方人士70余人莅临会议,为“幼有所育,师德为上”把脉共谋对策。与会者有广东省高校学者:304.cam永利集团刘晖经理、学前教育系叶平枝主任、彭茜书记、周燕教授、王季云副教授、包玉姣副教授、陈穗清博士、赵景辉博士和张丽敏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郑福明副经理;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学前304.cam永利集团张莉经理。有富有经验的学前教育教研员:广州市天河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田美萍、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裴光华。有广州市“百千万”工程的名园长、名教师:广东省委机关幼儿院潘虹经理、广东省公安厅幼儿院史力玲经理、广州市黄埔区香雪幼儿园王秋主任、广州市番禺区直属机关幼儿园陈秀眉园长、凤凰城碧桂园幼儿园于翎园长、广州市第一幼儿园于美华副园长、广州第二幼儿园彭盛斌主任等。也有来自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以及幼教机构的园长、教师以及学前教育专业的研究生。

本次论坛分为开幕式、主旨发言、研讨对话和总结发言四个环节,叶平枝教授主持开幕式,刘晖经理、彭茜书记、潘虹经理、史力玲经理分别发表对会议主题的认识及期待。主旨发言由彭茜书记主持,叶平枝教授作了“朝向教育智慧的学前师范教育理念变革”的主旨报告,对解决学前师范教育中重术科轻理论,重接受轻理解应用,重知识轻品德等问题提出了新思路和理念上的变革。研讨对话分为两段,分别由郑福明副经理和张莉经理主持,与会代表围绕“幼有所育 师德为上”,展开了积极深度的讨论。研讨气氛异常热烈,大家竞相抢话筒发表观点,中午研讨到1点多钟结束,午饭后继续开始,大家提议取消茶歇不间断研讨。总结发言环节由赵景辉博士主持,名园长、名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做了总结发言。研究生代表林朝湃激动地说:通过论坛,他们明白看待社会问题不能表面单方面看,要理性分析,积极寻找对策,对于人才培养,希望能够学校和幼儿园深度合作。叶平枝教授对会议进行了全面、深入和鼓舞人心的总结。会期尽管只有1天时间,但全体与会代表对“幼有所育”、减少虐童事件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的讨论与反思,提出建设性对策,获得了丰硕的研讨成果。

第一,学前教育立法是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与会者对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已经启动的学前教育立法调研,感到欢欣鼓舞。周燕教授、彭茜副教授、裴光华教研员、史力玲经理、王秋主任、陈秀眉园长、于翎园长等与会者认为政府两大基本保障体现在:一是,确立政府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规定各级财政性教育投入中学前教育经费的比例;二是,明确幼儿园教师的身份地位、待遇、职称等基本权利,明确幼儿园教师的法律身份,核定并增加幼儿园教师编制,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切实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的提高。名教师男教师代表彭盛斌认为,要让教师有幸福感关键是提高教师的待遇。只有幼儿园教师身份、地位、待遇得到了保障,幼儿园教师才能安心投入工作,把精力用到工作和专业发展中,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效避免虐童事件。此外,裴光华教研员等与会者认为应加强对民办幼儿园市场准入、督导和监管,防范资本逐利而引起偏差,落实“依法办园”,同时警惕民办教育集团化造成幼教垄断风险。对于红黄蓝之类的集团化寡头化的资金运作要尽快出台政策限制,以免造成资金在教育中不该有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必须遏制幼儿园的收购之风,集团化寡头化倾向,让教育质量说了算而不是资本说了算。

第二,重视幼儿园教师师德内涵建设及培养途径。郑福明教授分析当前学前教育过度商业化造成种种问题,并以拆字解读“”“道”“德”,认为道德是一种判断和选择,必须基于理性能力,同时批判了“教师是蜡烛”的道德式绑架的误区。彭茜副教授指出当前幼儿园教师的形象污名化现象更应转“危”为“机”,重视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建设,通过合道德、合规律、高效率的教育活动,重建职业的社会信任。彭盛斌认为,教师职业必须要有敬畏之心,面对可爱的孩子们首先是爱,而后爱这个职业。叶平枝教授建议需要对幼儿园教师虐童行为进行清晰界定,以避免被无限放大造成“师德绑架”而引发社会的信任危机。同时,叶平枝教授、裴光华老师深度解读了“幼有所育 师德为上”的会议主题,“幼有所育”与“师德为上”理念上是相连和相承的,“幼有所育”带有母性的光辉,母性是天然的,以爱为核心,同时还含有育人向上,关注儿童发展的初心,这是以对儿童和幼教事业的挚爱为前提的。而“师德为上”则应注重将外部的道德规定转化为自身的、内在的需求。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也是爱(专业情感)的作用,包括来自于对儿童的挚爱、对事业的挚爱。只有爱,才能使得教师获得和保持动力和生命力,把幼儿教育当成良心活而非程序化的技艺,把幼儿教育当成事业而非谋生的职业。

第三,学前教育师范教育应以师德和专业性为核心,为学前教育输送挚爱孩子的专业化人才。与会代表建议关注学前师范教育。民办幼儿园代表杨秋平园长认为,现在的师范教育存在很大问题,一些院校售卖文凭,让完全没有专业素养的人混入幼儿园教师队伍。叶平枝教授的主题报告“朝向教育智慧的学前教育师范教育理念变革”指出学前教师教育应培养“具有教育智慧的实践专家”。通过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努力提升学前教育师范生的理性智慧、知性智慧和实践性智慧,而非当前存在的只重视技艺的训练。其中,应特别重视以爱为核心的情感智慧(专业情感)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师德和人品,更是幼儿园教师教育智慧的动力和源泉,是教师专业性的最高体现。彭茜副教授对“师幼关系的教育性”进行了深度解读。王季云副教授、赵景辉博士等对永利集团学前教育系落实“教育智慧”目标的学前师范生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介绍,专业课程设计上注重理论与实践联系,并在实习实践环节采用“四贯通”模式,注重师范生完善人格和专业信仰的培育。与会的陈秀眉等各园长均认为重视师范生的培养改革,必须以专业性为核心,培养更为专业化的幼儿园教师。

第四,严把幼儿园教师准入关口。与会者尤其是各园长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由于幼儿园开办速度快,大量无证教师上岗,给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造成极大隐患。因此,潘虹经理等建议严格对幼儿园尤其是新办园的团队水平督导,必须要求幼儿园教师100%持证上岗,落实“依法从教”。与会者还强烈建议在幼儿园教师准入环节进行职业性向测验、人格心理测试以排除偏执、暴力等特质人员进入幼儿园教师队伍。此外,赵景辉博士提出对幼儿园教团队格考试进行改革,可以借鉴台湾经验,对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和专业背景做出要求,以及在资格考试中加入半年的实践考核以切实考察幼儿园教师的实践素养等建议。

第五,幼儿园管理者应注重和多途径促进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针对目前幼儿园教师压力疏导、情绪调节等心理健康问题,与会各位园长纷纷提出促进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多种举措:(1)幼儿园管理者采用“有爱”的管理方式(于翎园长);(2)注重教师工作、生活环境的切实改善,减轻心理压力,营造温馨安全的心理氛围(王秋主任);(3)建立幼儿园心理放松室并发挥实效(叶平枝教授);(4)高校心理专家提供定期进行心理测评与辅导等服务(于美华园长);(5)为幼儿园教师减负,以增加闲暇时间来放松心理(叶平枝教授、陈志勤等);(6)采用家长义工/助教制度,让家长真正理解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以增进家园理解,减轻心理隔阂和负担(于美华园长)。同时,包玉姣副教授从自身专业出发提出增加幼儿园教师的艺术生活,把艺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能够促进增加正性情绪,缓解压力,增进心理健康。陈穗清博士呼吁当前由于评估诊断标准的细化,幼儿园特殊需要儿童增加,因此,需要关注由此带来的幼儿园教师压力和心理问题。叶平枝教授指出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重在预防而不是治疗,应注重日常心理养护,预防负性情绪和压力的积累而引发严重心理问题。

第六,为幼儿园教师工作减负,让教师能真正专注于孩子和教育。田美萍副主任等与会者指出,当前还有很多地区存在幼师比过高,大班额现象,以及玩教具贫乏导致课程小学化教学的现象,这些都导致有部分的幼儿园教师负担沉重。而幼儿园教师长期高负荷劳动,是导致教师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此外,外在的各种行政管理制度考核、评估要求不断,给幼儿园教师增加大量的额外工作,也导致幼儿园教师无暇专注专业。因此,叶平枝教授、陈志勤等与会者呼吁,切实为幼儿园教师减负,减少重复的、无意义的案头工作,以让幼儿园教师真正专注于孩子、专注于教育,提升职业幸福感。

第七,学前教育各界应重视舆论工作,传递正能量,塑造正面形象。张莉副教授用燃烧理论解释了虐童事件所带来的社会信任危机,与张丽敏博士一起建议在实践和调研中发现幼儿园以及幼儿园教师有大量的正面案例,提出在当前社会舆论导向较为消极的情况下,学前教育各界要重视舆论工作:一是树立舆论的意识;二是建设舆论的平台;三是注重舆论的工作技巧。通过各界同仁的共同努力,收集、传播正面案例、舆论,以扭转公众对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的认知偏差。加拿达幼儿园的尚启春园长认为,要严惩造谣者。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应接受相关教育,让他们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幼儿园的教育特点以及孩子出了问题怎么办等。

与会者普遍认为,幼儿教师队伍总体是好的,不能因为个别事件否定这个职业及教师队伍。幼儿园教师要加强自己的专业性,把挚爱孩子视为职业的底线。社会不会因为你有多辛苦而尊重你,也不会因为压力大而原谅你,你要做的是发展自己的教育智慧,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和家长与孩子舍不得的教师。学前教育是“幼有所育”的民生工程,全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学前教育担负着幼儿保育和教育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幼儿“身心脆弱、可塑性强、发展关键”,他们不仅是家长的宝贝,也是学前教育工作者重之又重的“孩子”。众多幼儿园教师拿着低工资做着这么重要的事业,就是为了孩子。他们需要全社会的尊重和理解,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社会充分的信任。幼儿园教师不是“阿姨”“孩子王”和“保姆”,他们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为孩子带来爱、快乐、积极、自信、自尊、信任、乐群和智慧等美好品质的天使。未来的世界是现在的儿童的,而现在的儿童是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共同培育的,希望祖国和人类有美好的未来就必须重视当下的学前教育,需要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专业化水平。教师幸福孩子才会幸福,教师专业孩子才会有美好的未来。高质量的学前教育需要挚爱幼儿富有教育智慧的幼儿园教师来实现,为了孩子必须关心重视幼儿园教师。

(304.cam永利集团学前教育系供稿,张丽敏 叶平枝执笔)

 

 

       

 

       

       

 

       

       

上一条:304.cam永利集团小教专业举办“如何成为一名合格语文教师”经验​交流会


下一条:德国汉堡大学迈内特·A·迈尔教授来公司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