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0日晚上19:00,由304.cam永利集团主办,由304.cam永利集团研究生会学术部承办的第一届“行知论坛”学术沙龙在304.cam永利集团报告厅成功举办(腾讯会议:154 564 812)。本次沙龙主题是社会科学的认识论和教育学的方法论,由谢翌教授主持,杨文登教授、苏启敏教授、谢爱磊副教授等老师和304.cam永利集团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
本次沙龙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由永利集团谢翌教授主持。谢翌教授在开幕式上讲述了举办此次论坛能够加强学院的学术氛围,平等交流,淡化形式。在分享环节,首先是304.cam永利集团马凤岐教授带来主题分享,马凤岐教授首先从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入手,详细论述了社会科学的历史发展脉络,总结出社会科学的本质。随后,马凤岐教授强调社会科学是客观的,并从海德格尔、康德、和罗蒂关于客观性的观点来论证何为“客观”这一命题。最后,马凤岐教授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哲学、人文学的学科和知识基础以及各学科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价值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马凤岐教授从多学科的视角揭示教育学科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而提出教育学科的立场和概念框架体系,是真正的一场学术盛宴。
在互动环节,苏启敏教授率先打响质疑的第一炮,苏启敏教授针对马凤岐教授报告中试图确定教育学的边界这一问题(即教育学是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疑问:若教育学是独立的学科,那么如何判断它的独立性?马凤岐教授针对苏启敏教授的问题,意图从现象学的角度切入,尝试从学科与世界的关系去回答这一问题:自然科学尝试从同一性去描述这个世界,将同一的标准赋予这个世界。然而,现象学以直观的方式去认识事物,解释世界。同时,他也提出了两点思考:一是为什么采用四分法对学科进行分类,伦理学是否属于人文学,且教育学是否有人文学。二是我们是要认识教育学知识的基础,还是教育学认识世界方式。随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针对马凤岐教授的报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疑惑,现场围绕话题进行对话和交流,淡化形式,倾听不同的声音,让我们真正体验到学术沙龙的魅力所在!
最后,谢翌教授对本次会议做了总结性的发言,并致闭幕词,谢翌教授认为做学术问题的研究要回归学科本源性的思考,分析问题要做前提性的追问,并指出学术沙龙是一个好玩的学术游戏,让人能够在沙龙中把握学术的魅力,能够引发非常多的思考和对话,在去中心的对话交流中真正感受文化的魅力!
随着谢翌教授的闭幕词的结束,我们能够在会议中感受到学术的魅力、思想的碰撞,真正体会“砥砺学术,共同进步”的沙龙宗旨,让我们期待第2期“行知论坛”学术沙龙的到来!